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肥東縣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巢湖大堤羅家疃段考察時說,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寶貝,是合肥最美麗動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態濕地保護好,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近兩年來,合肥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巢湖綜合治理,加快實現城湖共生。
修復生態 十八聯圩呈現美景
十八聯圩濕地占地27.6平方公里,是合肥的 “母親河”——南淝河入巢湖前重要的旁路凈化系統,可有效減輕南淝河污染負荷,降低巢湖氮磷污染。
6月5日,位于肥東縣長臨河鎮的十八聯圩生態濕地總出水泵站施工現場,工人們正頂著烈日緊張忙碌著。合肥十八聯圩生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闞韜告訴記者,十八聯圩地勢低洼,建設這個總出水泵站,就是要把十八聯圩濕地內凈化后的水排到南淝河里,再通過南淝河進入巢湖,從而達到凈化巢湖水質的作用。
漫步十八聯圩濕地,如置身畫中。這里水草豐茂、碧波蕩漾,藍天綠水之間,一只只鳥兒或低飛、或游弋、或嬉戲、或覓食。十八聯圩濕地修復工程三期項目中,33座被稱為“生態滲濾島”的小島錯落分布,串聯起一條翠綠欲滴的“翡翠項鏈”。
“‘生態滲濾島’所在地,原先是大片的魚塘,帶有污染物的底泥比較厚,不治理會污染水源。 ”參加三期項目建設的一位工程師告訴記者,濕地修復施工中,他們通過工程樁將底泥固定,控制底泥中污染物釋放風險,再種植池杉、烏桕、垂柳等喬灌木。這些植物吸收底泥中的氮磷元素生長,也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地。島與島之間的水域,則栽種了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沉水植物,凈化水質。
“2020年蓄洪后,一、二期項目受到一定影響。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加快水毀工程修復建設,同時啟動三期項目建設。 ”闞韜說,整個十八聯圩濕地修復工程計劃于2023年底竣工。
“我們力爭通過3年到5年時間的生態保育、培育,達到生態系統和諧穩定,為打造巢湖這張‘最好名片’作出應有的貢獻。 ”合肥十八聯圩生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家政表示。
構筑屏障 十大濕地凈水護湖
生態濕地,是水質的“凈化器”。如今的巢湖周邊風光旖旎、如詩如畫,十大環巢湖濕地初具雛形,筑起了保護巢湖的天然生態屏障。
記者來到十五里河口濕地,只見清澈干凈的河水流淌,繁茂的水生植被搖曳,靈動的鳥兒不時飛過。
“十大環巢湖濕地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其中九大濕地的修復任務。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合肥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37條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及灘涂濕地為重點,規劃建設了這十大濕地,投資概算約95億元。
近年來,合肥首開保護濕地立法先河,出臺《合肥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環巢湖十大濕地保護的決定》,為環巢湖濕地保護劃出“紅線”。制定印發《環巢湖十大濕地建設計劃任務清單》,明確每個濕地保護修復目標、任務、計劃和措施。制定《環巢湖十大濕地管養技術導則》,在濕地范圍內實行分區管控。建立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自2022年起,將連續3年每年預算安排約8500萬元,專項用于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構建濕地后期管養長效機制。
生態濕地讓合肥迎來“貴客”。最新數據顯示,巢湖濕地記錄的植物數量由2013年的211種升至目前的275種。環湖濕地鳥類資源共計達18目73科303種,東方白鸛、白琵鷺、紅胸秋沙鴨、蓑羽鶴等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選擇在這里棲息、繁衍。
馳而不息 推進巢湖系統治理
連日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巢湖沿岸新一輪的藍藻防控攻堅戰已悄然打響。記者在位于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次入口圍堰附近的藍藻打撈點采訪時,工作人員正在新建的深井控藻平臺邊打撈雜物。
“深井控藻”,只是合肥推動巢湖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合肥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巢湖綜合治理為總抓手,系統推進“碧水、安瀾、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堅持點源、線源、面源、內源“四源同治”。2020年以來,巢湖水質保持IV類,河流國控斷面水質100%考核達標,出湖入江水質常年保持II類。
“到 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8.6%,濕地保護率超過7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定在46%,林業產值達到200億元……”合肥市將實施 “五大森林”行動、美麗濕地行動、園林提質行動,構建林城相融、城湖共生、城在園中的城市綠色新形態。
在長臨河鎮施口社區臨湖北苑的回遷安置點,居民殷齊珍每天除了做家務、帶孩子,閑暇時間就養花種草、看書彈琴。這樣的生活,讓她深感幸福美好。
“我從小就住在南淝河邊,過去只能喝不干凈的土井水,每年一到雨季總是害怕房屋被淹。 ”殷齊珍說,2019年底,一家人搬到花園般的回遷小區,喝上了清潔的自來水。
據施口社區黨委副書記周典峰介紹,社區原址位于十八聯圩濕地范圍之內,2017年啟動拆遷安置后,居民陸續遷入新居,生活條件、居住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環境變美了,生態變好了,還催生了保潔員、藍藻打撈員、園林管理員等新職業,不少居民在當地政府幫助下吃上了“生態飯”,端穩了“就業碗”。
八百里巢湖,碧水藍天、飛鳥云集、魚躍人歡的美景徐徐展現。去年6月,國家三部委公布“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十大工程”,巢湖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系統治理的湖泊,樣本意義重大。 “下一步,合肥將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不斷擦亮‘最好名片’,探索走出一條大湖治理的新路徑。 ”合肥市副市長何逢陽表示。(記者 許根宏 許蓓蓓 洪放)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