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同意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不久前,國務院同意建設黑龍江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面對這些利好政策,黑龍江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只有用實打實的創新發展建好示范區,才能完成國家賦予的重大使命任務,為東北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無論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還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都需要企業創新作為發展基底。要大力扶持企業創新,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政府當好企業“服務員”“勤務兵”,各類企業登臺“唱主角”,激活創新發展原動力。同時,要推動科技成果高效就地轉化,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三個創新策源地作用,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培育發展扶持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量質齊升。
統籌創新資源布局,深化跨區域合作,推進協同創新。比如,充分發揮哈爾濱科教資源富集優勢,積極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加速聚集創新資源要素,完善創新創業服務功能,提升哈爾濱創新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加快推進三地協同創新,打造以哈爾濱高新區為頭雁引領,大慶高新區、齊齊哈爾高新區齊頭并進的“雁陣”發展格局,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理、優勢互補、開放共享的協同創新一體化發展局面。
推進人才振興,用足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激勵政策。國家級示范區的建設,離不開創新人才的支撐,但黑龍江客觀存在人才外流、創新人才較少的問題。對此,黑龍江積極應對,提出要以人才振興推動龍江振興,最新出臺了《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從發現、培養、引進、用好、服務人才全鏈條整體發力,全面打造有效激發人才創造活力的良好環境。針對國家級示范區的建設,更要把創新人才引進、創新平臺搭建列為重點,實現“近者悅、遠者來”。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數字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裝備、現代農業、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發展領域,加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改變黑龍江所面臨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經濟結構還不夠優、質量效益還不夠高的局面。通過示范區的建設,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助力老工業基地高質量轉型發展,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吳 浩)
(責任編輯:魏敏)